编辑:Karry 来源: 撰稿:杨桂枝 审稿:学生处 定稿:校长室 时间:2024-01-10 访问:次
12月8日清晨,伴随着欢快的鸟鸣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国际部的学生齐聚操场,进行以“文明礼仪”为主题的晨会教育。继而拉开了“崇尚荣誉,礼仪先行”的持续性礼仪大讲坛活动的帷幕。
古有孔子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,今有我们“举止文明,动作优雅”。礼仪从来不是表面,是细节;尊重不是忍让,是双赢。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、文化修养、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。而修养,是我们学生的第二张毕业证,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。随着清晨微风拂面,杨主任在“礼仪大讲坛”上的讲话字字珠玑,她指出:礼仪不是要求你惊天动地,而是要求你能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一句“请”、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、“没关系”看似平常,但却在生活中成为了人际交往的润滑剂。凡事关系为先,作为国际部学子,应有包容心、同理心、胸襟开阔。更应有承担责任、及时反思、采取行动的能力。我们需要常常自我觉察,学会在敬人、自律、适度、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,告别不文明的言行。国际文凭社区中的教学与学习提倡人们以多种方式进行合作,建构意义并理解世界。通过质疑、行动和思考之间的相互作用,这种建构主义的方法导致课堂走向开放和民主,但在学习生活中,我们不能狭义的理解“开放”和“民主”,我们要有适度的边界和规则,作为学生,我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身份,从课堂礼仪、尊师礼仪、餐桌礼仪、言行礼仪、着装礼仪等做起。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小小举动,却是未来成为“君子”和“淑女”的成长秘笈。
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几千年的文明史,中华名族修礼、崇礼、习礼的传统美德需要融入现代礼仪之中,约束和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。我们只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,才能扎根国际情怀教育,创文明和谐校园。